小班角色区《娃娃家》观察案例分析
一、活动背景
游戏来源于生活,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所有的情景游戏都是根据生活当中所看到、听到、摸到的来开展游戏活动。而孩子贯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在区域《娃娃家》的活动当中孩子才会乐此不疲的游戏。而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刚刚从家里来到幼儿园,对于一切都不适应。而娃娃家的创设,就让孩子们可以迁移情感,让孩子们消除孩子们恋家的焦虑情绪。我们把家搬到了教室里,把家里的家具、厨具、生活用品等一些东西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让孩子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模拟生活中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情景,也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各种生活技能的锻炼,增强孩子的小手灵巧性及手部肌肉的发展。而孩子们特别喜欢进娃娃家游戏,每一次这里都是最热门的区角,孩子们在区角里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乐趣,增加游戏的经验。在游戏中学习各种生活技能,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
在创设这个区角的时候,我们也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让孩子们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娃娃、不穿的旧衣服、旧鞋子,让孩子们一起布置娃娃家,让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归属感。娃娃家设置了卫生间、晾衣区、卧室、客厅、厨房,真正的把家融入到区角里去了,所以娃娃家整体是比较温馨、舒适的。在厨房投放了很多的仿真可以切开的水果蔬菜、仿真的菜板、菜刀、小平底锅、勺子、电磁炉、一次性纸盘、围裙;在卫生间投放了浴盆、搓衣板、洗发水、沐浴露、毛巾、沐浴球以及帮宝宝洗澡的过程图片;晾衣区挂了一条晾衣绳、晾衣袈和孩子们自己带过来的衣服;在卧室里准备了小床、被子、枕头、床头柜、梳妆台、梳子、保养品;在客厅里设置了沙发、桌子、凳子、果盘、茶壶、杯子电视机、电话等;除了这些东西,我们还在沙发上面放了一些娃娃,都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以增加孩子在幼儿园归属感,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预期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能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
2.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切、扣、洗、按压等技能,发展孩子的手部肌肉及灵活性。
游戏玩法:
在娃娃家里扮演爸爸妈妈,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照顾宝宝,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游戏。
二、过程实录
下午开展区域活动,杨博惠、赖梓康、杨均博、刘思彤选择了娃娃家。一进区博惠就冲过去抱起来床上的娃娃坐这里桌子旁边扮演妈妈的角色,而其他三位小朋友就围着厨房转了一会。梓康先把蔬菜切好放到了平底锅中炒了一下就有端到桌子上,思彤在一边拿好了一次性的盘子,递给了梓康后把多余的盘子放回去了。梓康拿到了盘子后就直接从锅里捞出来两块苦瓜装在了盘子里,一边递过去一边大声的对着博惠抱着的娃娃说:“吃饭了。”博惠看见盘子里的菜说:“没有很多。”思彤这时候端起平底锅把剩下的菜全部到进了梓康的盘子里就去厨房了开始做菜了。而均博把又盘子又拿过来分发给了别人和自己,梓康再次端起装满蔬菜的盘子递过去,并说:“吃饭了,宝宝。”博惠一只手抱着娃娃’一只手送过去接住了盘子,不过因为装的太满了,掉出来了一些菜,梓康赶紧伸手捡起来放回盘子里。
均博这时候从厨房拿了自己一根香蕉准备坐下来,可是发现没有勺子,又过去拿了一把黑色的小勺准备递博惠妈妈。博惠一把推开小勺子说不要,就自己过去拿来了一把红色的小勺喂娃娃。梓康也跟着博惠妈妈后面一起去拿勺子,回来后又再次提醒宝宝吃饭了。均博拿了勺子也想喂娃娃吃东西,博惠妈妈不让他喂,均博就自己喂自己吃,一边吃一边端起杯子喝水。梓康看见自己没有事情做,就把自己面前的空盘子举起来问博惠:“妈妈,这个盘子放在哪里?”博惠妈妈对着他说:“放在厨房里”。梓康放好盘子回来发现没有事情做,就开始游离角色游戏外,站在一边蹦蹦跳跳玩。而思彤一直在厨房做饭、切菜,均博吃了一会也跑到厨房重新拿来一个盘子装菜,均博把盘子里装满后直接端起来走。思彤看见了,就过去拦住他不让他走,让他要切好后才能走。均博不听,两个人就争了起来。这时候思彤开始求助老师,大声的对老师说:“老师他不让我做。”我对他们说:“蔬菜要切碎后煮熟了才能吃哦!”均博就把盘子给了思彤回到桌子上进行吃东西了。
博惠喂了一会娃娃说:娃娃吃饱了,我们来洗澡了。”就抱着娃娃来到了卫生间和梓康一起给娃娃洗澡。博惠一只手抱着娃娃一只手在挤沐浴露和洗发水,并对梓康说:“把毛巾拿给我一下。”梓康把毛巾递给博惠后就站在一边看博惠给娃娃洗澡。洗完了澡,博惠把娃娃放在床上给娃娃盖被子睡觉。接着博惠坐到了梳妆台面前,拿起来驱蚊喷雾用力按压,把周围都喷了一遍才放回去。然后拧开擦脸霜的盖子,假装从里面抹了一点擦脸霜到脸上擦脸。而梓康一直跟在博惠旁边看着她做这些事,擦完了脸博惠抱起娃娃并对着娃娃说:“起床了,宝宝,”抱好娃娃后又坐回位置上继续喂娃娃吃东西,梓康就跑到厨房拿来了奶粉和奶瓶想冲奶粉给娃娃喝。在厨房做菜的思彤做了一会菜后觉得不好玩了,看见博惠从卧室出来后也跑到梳妆台拿起了驱蚊喷雾,在整个娃娃家喷起来了。喷了一会后又拿起擦脸霜擦脸。玩了一会后看见博惠在喂娃娃,就直接走过去把娃娃从博惠手中抢过来说:”娃娃要洗澡了。”博惠一把想把娃娃抢回来一边说:“它不要洗澡了,它洗了。”两个人就这样拉扯起来了,这时候思彤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她抢我的娃娃。”我对思彤说:“刚刚娃娃洗了澡,不要洗了,把娃娃还给博惠,是她先抱到娃娃的,不能抢哦!”
思彤把娃娃还给了博惠后就坐在地上不动了,这时候看见对面的梓康在一边地上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好像做俯卧撑一样,思彤觉得很好玩,也跟着学起了动作。而在桌子旁边的博惠和均博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角色当中,一直在喂娃娃、照顾娃娃。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活动分析
1.在游戏一开始时,博惠马上抱好了娃娃,准备扮演妈妈的角色,而其他三位小朋友都围在厨房做饭没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在游戏过程中博惠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一直扮演着妈妈的角色去照顾娃娃,具有很强的角色意识。而其他三位小朋友有时是游戏当中的角色,有时候会忘记自己的身份,游离在游戏之外。
2.孩子们在游戏中通过操作各种材料掌握各项技能,如:在厨房切菜、炒菜、喂饭能熟练并且正确的使用小勺、给娃娃洗澡擦身体、按压沐浴露、驱蚊喷雾、拧盖子、盖被子等各项技能,这些动作都可以很好的锻炼了孩子们小手的灵活性,让手部肌肉得到更好的发展。
3.在游戏中孩子们并非是完全没有对话的,虽说小班孩子现在的年龄特点是独自游戏和游戏语言自言自语为主,但是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有互动语言,如:梓康在第一次递盘子给博惠并对她说:“宝宝吃饭了,”博惠说:“太少了。”思彤就把锅里所有的菜到在梓康的盘子里,梓康再次把盘子递给博惠说:“开饭了。”
4.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两次争抢的现象,两次都是因为思彤而引起的。小班孩子在游戏中发生攻击性或者争抢行为都是因为玩具而引起的,第一次是均博自己从厨房端了菜就走,没有切没有炒,思彤看见了就不让均博走要让她切好菜,所以两个人僵持在一起。这时候思彤就大声寻求老师的帮助,希望通过老师解决。老师让均博要把菜切好了,炒熟了才能吃,第一次帮了她。第二次思彤抢了博惠的娃娃,博惠不肯让,两个人就这样拉扯起来。思彤看解决不了,又想寻求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可以帮她。她对老师说是博惠抢她的玩具,不知道老师一直关注着她们。这次并没有如孩子的意,孩子没有拿到玩具有一会的消沉,不过看见梓康在旁边玩马上注意力就转移到别处了。
5.在这次的游戏活动中,老师时刻关注着孩子的表现。在孩子主动寻求并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老师会介入,孩子没有寻求帮助的时候老师一直做一个旁观者。培养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需要重点培养的方向,但是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更多的会寻求老师的帮助,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
6.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沉浸在角色当中的,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游戏情节,吃饭、洗澡、睡觉,为宝宝喷驱蚊喷雾。这些都是我们孩子的真实的生活经验引发的游戏。
(二)活动策略
1.在活动前要对于孩子明确强调游戏的规则及玩法,加强孩子角色扮演的意识,让孩子学会分工合作。
2.当孩子游离在角色游戏之外时,老师可以适时介入,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引导孩子再次进入到角色扮演中。
3.在活动前教育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不与同伴争抢玩具。
4.在日常活动中迁移孩子的生活经验,加强孩子各项生活技能的培养,锻炼孩子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019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