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绘本音频、教案

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前教育教学资源库> 优质绘本音频、教案> 文章
  • 小角色,大发现 ——战地医生游戏案例
  • 来源: 更新时间:2018-07-04 11:02:36 点击数:次 字体:【
  • 小角色,大发现

    ——战地医生游戏案例


    游戏背景:

    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期间组织孩子们观看了红色影片。孩子们看后都很兴奋,在户外的时候,不少男孩子开始模仿影片中的打仗的情景。为了满足幼儿的这项需求,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创设了野战区,孩子们积极讨论材料的投放,就这样,游戏的初期规划形成。

    在野战区里出现的战地医生这个角色,是一个偶发事件,游戏的开展总伴随着许多的偶发的事件,看似很平常,但追随儿童,深入游戏以后,我们看到在小小的生活游戏里却有着大大的教育价值。幼儿创立角色、丰富角色、分配角色、相互合作,体验着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每一次讨论、回顾中,每一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们自主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实践体验,每一个孩子都很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与尝试,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


    游戏内容与过程实录:

    第一次游戏——“我们需要一个医生。”

    野战区的游戏开始了,大家很快就成立迷彩队和冲锋队,当大家各自搭建好自己的战壕后,开始对战了起来。一颗颗手榴弹扔了过去,孩子们打的如火如荼的。“啊……”突然,晨晨抱着头大叫了起来,西西和沫沫跑了过去问:“你怎么了?”。晨晨把手拿开,西西看了看说:“没事,就有一点红,我帮你吹一吹。”我走过去说道:“打仗的时候总会有人受伤,那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一个医生。”西西抢着回答。

    沫沫说:“那我们来当医生吧。”

    西西说:“好呀。”

    我发现孩子们开始创设新角色,又问:“那你要怎么做医生呢?”

    沫沫说:“我要穿上医生的衣服,这样他们才知道我们是医生啊。”

    西西说:“医生需要他们打针,还要给他们吃药。”

    晨晨说:“出血了还要涂药。”

    西西说:“我可以去大二班的医院拿东西当医生。”

    西西和沫沫跑着去准备东西了,不一会儿,就穿着衣服,拿着托盘,里面放着听诊器、体温计、针、消毒液、药、病例单,跑了下来。

    西西拿出棉签,沾了沾消毒液,给晨晨受伤的地方,上起了药。晨晨涂完药又继续去打仗了。大家发现旁边有了医生,子瑞也假装受伤,飞快地跑过来,说:“医生,我受伤了。”西西拿出听诊器,听了听,又打了一针,给他吃点药,然后说:“好了。”子瑞又高兴的继续去打仗了。

    分析:

    战地医生这个角色是孩子们在游戏中,通过发现了有人受伤,受伤怎么办?而寻找出的解决办法。西西和沫沫没有见过战地医生,所以用他们去医院诊所看病的生活经验来丰富这个角色。有人受伤了就给他打针吃药,这就是他们对医生的理解。丰富幼儿对战地医生的认识,能为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措施:

    在游戏后的分享环节,我带着孩子们参观了保健室,认识了一些我们常用的医疗用品,了解了一些急救常识,并让保健医生演示了受伤后的处理办法。在幼儿的提议下增加了材料:纱布、医用胶带和担架。


    第二次游戏——“医生我受伤了。”

    游戏开始了,西西和沫沫穿好衣服在营地里开始等待伤员。很快明明扶着手臂,嘴巴里发出“哎呦哎呦”的声音走了过来过来了。

    明明皱着眉头说:“医生我受伤了。”

    西西问:“你哪里受伤了呀?”

    明明伸出左手,说:“我的手被打中了。”

    西西看了看说:“你的骨头被打断了,要包扎,会有点痛,你要忍住哦。”

    西西先用棉签给明明的手消毒,拿出绷带准备包扎,沫沫说:“我爸爸以前手断了,医生会给他里面绑块木头,你等我一下,我去找块木头。”

    沫沫拿来了一块炭烧积木,想要绑上去发现炭烧积木太大了,太重了,根本绑不上去。

    明明想重新去打仗,便叫到:“好痛呀,医生快一点。”

    西西只好先帮明明包扎好,明明重新返回战场。

    我问沫沫:“爸爸为什么要在手上包扎木板呢?”

    “因为好得更快呀。”沫沫回答到

    “那明明没有绑木板,会不会好不了呢”我发出疑问

    西西和沫沫想想说:“我那再去找找看。”

    西西找来了水管,说:“我没有找到木板,水管也可以。”西西试了试,可以固定住手臂,但是太长了,行动一点也不方便。

    沫沫举着一条KT板,高兴地说:“杨老师,帮我弄短一点,这个和木板一样。”

    我问:“你要多长?”

    沫沫用手比划到,说:“这么长!”

    KT板截短后,沫沫试着把它绑在西西的手臂上,可以固定住,长度也刚刚好。

    于是他们把明明叫了回来重新包扎,并叮嘱道:“手不可以乱动哦,不然不会好!”。

    分析:

    幼儿通过观察、模仿,丰富所扮演的角色。这一次很明显,不管是医生还是伤员,对角色都有了更细化的表现:伤员通过表情语言来表示他的痛苦;医生通过询问、查看、上药、包扎的步骤,开展救治,有了一定的救治流程,并实现了对症下药,知道了外伤需要包扎。

    在材料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使用一些我们现有的材料来替代新材料,替代行为产生是为了推进游戏的发展。在这次游戏中,沫沫想到了需要固定手臂的木板,新材料的产生源于她的生活经验。在没有木板的情况下,孩子们寻找到了水管和KT板做为替代材料固定手臂。


    第三次游戏——“我们叫彩虹救人队!”

    游戏开始了,这一次是西西和豆豆当上了医生。“医生,有人晕倒了。”瑶瑶大声叫道。是铭铭倒在了地上,西西和豆豆拿上担架就出发了。他们把担架放到了铭铭身边,西西想把铭铭抱上担架,可抱几次,铭铭纹丝不动。西西就和豆豆说:“我们一起把他推上去吧。”推了几次,铭铭有点等不及了,就自己爬上了担架。西西和豆豆想把铭铭抬起来,可怎么用力都抬不起来。原来,铭铭是班上最壮的男生,而西西和豆豆相对比较瘦小,他们的力量不足以抬起铭铭。

    “老师,我们抬不动铭铭。”豆豆叫道。

    “我来。”晨晨和子瑞跑了过来,两个大男生用力的把铭铭抬回了营地。

    救治完铭铭,豆豆便对西西说:“他太重了,要男生才抬的动,我们请两个人来帮我们抬担架吧。”

    西西同意了豆豆的想法。于是,她们开始去找人,“你愿意帮忙抬担架吗?”西西和豆豆一个一个的问,终于,西西找到了好朋友晨晨,豆豆找到了好朋友凡凡和天天。五个人坐到营地里,开始分工。

    “谁来抬担架?”豆豆问道

    “我来。”“我来。”天天和凡凡抢着说。

    “晨晨,你做什么?”豆豆继续问。

    晨晨想了想,举起盾牌,说:“我有盾牌,可以保护你们不被手榴弹打到。”

    “那我来救人。”苗苗说。

    豆豆赶紧说:“我也是。”

    看他们分好了工,开始在营地里等待。不一会儿冲锋队集合了,西西赶紧听到说:“我们也取个名字吧。”

    “我们是救人的,叫救人队。”豆豆想了想说。

    “白衣救人队,我们穿的医生的衣服。”西西说。

    “可是我们没有呀。”晨晨发表了不同意意见。

    “奥特曼救人队”“彩虹救人队”“飞速救人队”大家各抒己见,想出了许多名字。

    到底要叫什么呢?豆豆提议我们可以举手投票,谁的票数多就听谁的。最后彩虹救人队以五票的成绩获胜。

    “我们叫彩虹救人队!”豆豆说

    “我们可以画一个队牌。”西西说道

    “我们的牌子上可以画彩虹。”晨晨说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决定做一个圆形的队牌,上面画彩虹和红十字架,可以挂在脖子上。由于还要救人,最后豆豆,天天和凡凡去做牌子,西西和晨晨留下来继续救人。

    分析:

    幼儿在这次游戏中,有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幼儿开始摆脱两个人的小集体,转向与更多的游戏伙伴合作。当西西和豆豆发现两个人的力量,没有办法完成抬担架这个任务的时候,通过语言邀请晨晨、天天、凡凡参加,并成立了彩虹救人队。

    措施:

    在分享活动时,请豆豆介绍了彩虹救人队及每个人的角色分工。幼儿听了觉得工作内容还不够丰富,引发了新的游戏意图,除了救人,还可以做么?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自主性是本次游戏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主探索。在本次游戏中,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从创立战地医生这个角色、到行为、材料上丰富战地医生的内容,最后到组建彩虹救人队,主动权完全交给幼儿。孩子们在没有预设目标的前提下,将生活经验和游戏紧密相连,通过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推进游戏进度,提升游戏。

    一、以问题为契机,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

    提升幼儿意志品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在积极地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获得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客观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幼儿期是幼儿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到问题和挫折时,应有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游戏中,幼儿多次遇到问题,如:战场上受伤了怎么办?没有木板可以固定怎么办?伤员太重抬不起来怎么办?幼儿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不断的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每次的问题的解决都让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都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