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视频、教案及课件

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前教育教学资源库> 优质课视频、教案及课件> 文章
  • 游戏案例:瓶宝乐乐乐
  • 来源: 更新时间:2018-04-02 09:37:18 点击数:次 字体:【
  • 游戏案例:瓶宝乐乐乐

    活动起源:

      每次户外活动结束拿水壶喝水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的小朋友会走过来对我说:“王老师,我的水壶打不开”,“王老师,我不会拧”……

      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饮料瓶、矿泉水瓶、茶叶罐等随处可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 教师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那我们如何运用生活中的这些简单的材料去促进幼儿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发展呢?如何激发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探索的兴趣呢?基于这些思考,于是我设计了这个富有直观化、游戏化的活动《瓶宝乐乐乐》。

     第一次的效应......

    发现一:把瓶子的盖子盖回去

      材料刚投放就吸引了一些幼儿在操作;王耀鹏在一开始就给一个瓶子找到了相匹配的盖子并盖上,后面又陆续完成了两个,之后就一直在找盖子盖,但都没有成功,整个游戏过程持续了9分多钟。

    发现二

      郭语晗小朋友游戏的开始就一会儿就把盖子拿起来叠高,一会儿把小盖子丢进大瓶子里摇来摇去在游戏的第4分钟时,她突然给一个瓶子盖上了盖子,后面就陆陆续续把剩下的瓶子都盖上了盖子;整个游戏过程持续了11分钟。

    发现三:

      王兮雨来到游戏区时自己不动,看着旁边的钟智涵玩了好一会儿,之后自己把瓶子拿起来玩垒高,在的3 分钟给一个瓶子盖上盖子后就离开这个游戏区了。

    发现四:

       钟智涵小朋友一来就给瓶子们找盖子盖,不一会儿他就把所有瓶子都盖上了盖子。

    幼儿行为分析

    1.幼儿能力有差别,材料的准备难易程度没有区分。

    2.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是拟人化、直观化,单调的瓶子与瓶盖会让幼儿缺乏操作的兴趣。

    实施策略:

     将相匹配的瓶子和瓶盖贴上了相同的图案和颜色的圆形。并再次投入话梅瓶、橡皮泥罐、茶叶罐等需要用“按”和“扣”的方法盖的小罐子和小瓶子;让孩子们有一个难易程度的选择。

    第二次的激发:

    王兮雨和王耀鹏发现了一些图案,通过这些图案他们找瓶盖更加快了,所有的瓶子盖好了盖子后,他们又反复把盖子拧下继续盖,嘴里还自言自语的念叨“红色点点找红色盖子.....”;而且还开始去玩旁边的各种瓶瓶罐罐。

    郭语晗在操作中发现了除了旋转式的戴帽子,还有的是用“按住”和“扣住”的方法才能盖紧帽子,于是,后面她专门找“按住”和“扣住”的帽子玩,直至所有的盖子全部盖完才离开,整个游戏的时间是17分钟。

    幼儿行为观察分析

    1.有了具体的相匹配的图案和颜色后,幼儿的操作更加的快速、便捷,游戏过程中孩子对操作有了更高的兴趣。

     2.小班孩子的兴趣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适时投入一些新的玩具材料才能不断刺激幼儿的操作与认知。

    3.幼儿在材料的摆放不方便,总是有瓶子倒下来

    实施策略:

    根据上一次的游戏我做了相应的调整,首先我利用废旧纸盒给瓶子们做了一个收纳盒,方便幼儿游戏后的收纳;其次,我在一部分的瓶子身上我粘贴了一些盖子,并把没有瓶盖的盒子放在了旁边的收纳盒里。

    第三次的畅想:

    12月17日上午10点,孩子们开始区域活动了,王耀鹏来到了生活操作区,在这里他开始盖瓶盖,一会儿就盖完了,之后他拿起瓶身上有盖子的瓶子自言自语的说:“盖子怎么都跑上面去了,拔不下来。”之后将近2分多钟的时间的一直在找盖子;这时肖瑞宸过来了,他拿起瓶身上有盖子的瓶子看了一会儿,又拿起另一个瓶子对着瓶身上的盖子开始拧,拧好后他突然大叫一声:“哇,我做了一个大炮”,接着继续把瓶子拿过来拧。旁边的王耀鹏看到了后,也开始拧起来了。游戏行为分析:

    有了收纳盒,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更有序了。

    把一些瓶盖黏在瓶身后,孩子们不仅只是在单纯的联系“拧”,而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拧”创造了有趣的建构游戏,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游戏的持久性长了很多。

    结束语:

    小班幼儿的经验基础非常有限,他们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尚未了解的事物或尚未掌握的技能,进而产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次《瓶宝宝乐乐》游戏活动,让我深刻的知道以后我要更加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